“读”具匠心,共享智慧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书香幽幽,培育众生。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为了助力新手教师在专业成长上走得更高,看得更远,12月27日我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老师们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在分享中开拓视野,碰撞思维。
书籍共赏
本次读书沙龙活动由新手上路读书小组成员
何萍
老师领读
,阅读内容为《当数学成为儿童的游戏——在玩中学数学》一书。何老师对书中内容进行简单概括:文章中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她发现了儿童游戏中蕴含的潜在学习,作者将多领域知识进行整合,丰富幼儿的经验以及幼儿对数学的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让早期数学教育变得真实、可行、有意义。“在游戏中,儿童的行为表现总是超过他的实际年龄,超过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似乎比自己高了一头。”作者认为当“游戏”成为儿童的学习模式时儿童的学习成绩应当会超过平均水平的教学模式,同时游戏也使教师有机会了解与众不同的幼儿,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阅读《当数学成为儿童的游戏——在玩中学数学》这本书,能带领老师们将理论与实践良好的结合,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二、交流共享
何老师针对书中第二章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请各位老师结合书中介绍以及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找到的数学游戏。
倪雨青老师:在幼儿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也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书中提出:要在多种情境下发现儿童的数学游戏。这让我回忆起之前我的一些教育教学实践。在之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是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根据情境挖掘数学游戏的。秋天落叶飘下来堆积了许多落叶,幼儿非常感兴趣都捡了起来,引发了分类的活动,在分类当中幼儿发现可以按照颜色分,也可以按种类分,结合在一起引发了二维分类,于是教师与幼儿一起设计了记录表,包括了颜色和种类,将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分类点数记录在表格中,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幼儿的数概念、分类能力、表格理解能力。因为树叶的数量比较多,所以有时候也是幼儿和同伴一起游戏,幼儿因此感受到了同伴合作的重要性。
吴绮雯老师:我们小班区域里面就有很多数学元素,例如幼儿喜欢的穿珠游戏,初次接触时幼儿只是无厘头的穿,慢慢的和他们渗透一些数学概念如于颜色或形状的规律,幼儿可以尝试按照顺序,如红蓝相间的进行串珠,三角形、圆形交错的串珠等,在前一个主题《多彩的秋天》谈论到水果时,区域中也设置了一个关于水果比大小的游戏,为了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设置了鞋子、袜子配对的数学游戏,因为小班涉及的内容稍微简单一点,让他们接触一些能实际操作的材料,从而增强对数学游戏的兴趣。
张忆诺老师:数学的内容渗透在我们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区域夹牌子,因为每个区场地有限,所以区域选择会规定人数如匠心坊有6个,幼儿在挂好区域牌子之后会数一数有没有超过6个人,如果超过了就不能在这个区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对数学需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如单双数以及时钟方面的一些认识,在我们班区域里面我们的标记里面就有单双数,还有时钟配对,几点钟对应它的时间表。同时在美工区里面也是会有渗透的,刚刚提到的串珠大班幼儿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按规律排序,提升一些难度。
三、聚焦问题
老师们结合书本第二章中提到的“游戏语言的数学化”、“确定儿童真正理解的情景、建立联系”等相关内容,分小组针对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一:小班幼儿对于数学的概念比较薄弱,如何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更多的数学游戏?
问题二:区域游戏是一种注重学幼儿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参与区域游戏中的数学学习活动。
王伶倩老师:
一、给予适时的点拨。当某些幼儿因受已有经验所限,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或图片进行适当适时的点拨。教师可以设计有动态的多媒体画面,通过分解将抽象的空间概念展现在幼儿面前。
二、
提供操作机会。教师可以创设操作场景,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加深幼儿对数量或方位的理解。
吴绮雯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发合适的数学游戏,比如吃早点心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数一数今天吃了几块小饼干,在下雨天时玩一玩数雨滴的游戏,在道具伞上贴上数字,请幼儿根据相应数字跳进伞圈里,冬天了孩子们进入教室把脱下的手套混在一起请他们配对分一分,在进行游戏时教师也要注意明确游戏规则以及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记录,以便调整游戏内容和难度。
最后保教处沈老师指出:
一日生活中渗透了很多数学元素需要老师去关注并提醒孩子。关于区域活动特别是大班,应该有明确的数学区和科学区而不是混乱的益智区。此外由于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不一样,集体活动中的数学课的内容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孩子来说,无法当堂完成,此时就需要老师在区域中展开后期的个别指导,帮助幼儿达到《指南》中相对应的发展目标,对于一些有些超前的儿童,在数学区里提供难度高一点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更多的锻炼,收获更多。
一次交流,一次成长,一次肯定,一份动力,老师们在研讨活动中以自己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分享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使大家重构和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理论,使得原本属于每个个体的经验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群体资源,相信在不断地观摩学习中,老师们能更好地开展数学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更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