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资源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以中班《运河上的船》为例
摘要:运河悠悠,流过江南,也流过坐落于运河一畔的八坼幼儿园。我园毗邻江南运河段,如何巧妙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运河资源融入班级活动,化为幼儿经验,是值得思考的。幼儿在二楼长廊能够随时亲眼看见来来往往的运河上的船,通过实地观察、直接感知,获取最直观而真实的经验。故本文以中班生成活动《运河上的船》为切入点,从运河资源内涵、班级活动现场以及开放的真实环境三方面入手,简要谈谈运河资源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利用,以及这一过程中幼儿有益经验的获得。
关键词:运河资源;船;班级活动
区域活动、集体活动、亲子活动……这些都是班级活动的方方面面,同一个活动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源,反而言之,同一种资源也可以涉及多项活动。因此对于适宜运河资源的利用也不应该只取一点、钻牛角尖,而应该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就运河上的船为例,幼儿可以调查其异同特征,也可以探索船沉浮的秘密,更可以和家长一起尝试制作试航……幼儿正是在班级活动中对适宜运河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自主操作,充分发挥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获得不断成长的。
一、解读运河资源内涵,立足“感兴趣”的探索起点
大运河资源丰富,船、桥以及随之有关的文学作品、历史人物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点。但是在众多的资源中,如何选取适宜幼儿年龄段的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假使对运河资源不经筛选,拿来就用,就会像是“貌合神离”的拼凑,所开展的活动也会了无生趣,沦为没有生气的生搬硬套。如何对运河资源进行筛选,贴近幼儿经验,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运河资源内涵,立足幼儿“感兴趣”的点。记一次运河长廊散步时,幼儿在看到运河中来来往往的船只,感到很是新奇,叽叽喳喳议论开:“船好大啊!”、“船上有好多轮胎啊!”、“你们看,船上有个小洞在流水!”、“老师,为什么有的船高,有的船又那么低呢?”……回到教室,幼儿依然热情高涨,讨论着运河上见到的大轮船细节——有些船上有五星红旗、还有房子和空调、还有像车牌一样的数字……看着幼儿激情不减,对运河上的船产生了强烈兴趣,于是顺应幼儿兴趣,关于运河上的船的探索就这样开始了……
二、回归班级活动现场,聚焦“多方面”的利用过程
(一)自主调查:运河上的船我知道
面对幼儿关于运河上的船一箩筐的疑问,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思考如何引导幼儿自主调查、寻找答案。于是老师鼓励幼儿对运河上的船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异同点并猜测原因,再将自己的问题用图画或符号的形式表现,进而用一定的方法获取信息:只见有幼儿拿着调查表回家询问爸爸妈妈,有幼儿向住在运河边的老爷爷进行采访,还有幼儿选择了向书籍和网络寻求帮助。经过了一番努力,幼儿都已成为运河上的船知识小达人。而幼儿也在多次观察猜测调查取证获得结果期间,经历了一个观察、对比、判断、猜测、表征、探索、反思的思维变化,进而对运河船资源有了进一步了解,为运河上的船资源转变为幼儿经验奠定基石。
(二)分组试验:探索船沉浮的原因
1.材料大搜罗:哪些物品可以当船
自主调查运河上的船之后,幼儿又冒出了一个念头:我们自己可以做船吗?哪些材料可以做船呢?这一次幼儿开始在教室的角角落落寻找起做船的材料——金属类(铁盒子、旺仔瓶等)、塑料类(收纳篮、瓶盖等)、自然物类(贝壳、蟹壳、树叶等)、纸类(白纸、牛奶盒等)。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选取了各种各样的材料,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也不直接介入,让幼儿按意愿进行试验得出结果。比如,有幼儿选择白纸作船时,教师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幼儿纸长时间浸泡会软掉,阻止幼儿决定;而是给幼儿机会试验,自己发现纸吸水性的秘密;再比如,当幼儿同时选了同为纸质的白纸和牛奶盒时,教师期待着他们发现两者的不同,探寻牛奶盒包装外的薄膜奥秘。
2.试验出真知:沉浮的秘密
材料搜罗完毕,幼儿分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了解了不同大小、材质的材料能够承重多少:比如一片树叶可以承载质量轻一点的泡沫,而收纳篮则可以承载质量重一些的石头。幼儿大胆分享各自试验的过程与结果,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在试验过程中,幼儿还获得了新知——那就是装载越多,船就越往下沉:没有装货物时,相同的两艘船是一样高的,当一艘船装上货物后,就会往下沉,比没有装货物的船要低很多,当货物越来越多,两艘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4~5岁的幼儿“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录。”本班幼儿在试验沉浮秘密过程中,也充分展现这一探究能力。教师鼓励引导幼儿做简单记录,并交流分享。即使有时我们并不能一眼看明白幼儿的记录,但这些记录正展示了幼儿丰富内心世界,经过幼儿的解读会发现别有洞天。
(三)船的制作:亲子合作助推成功
船沉浮的秘密已被揭开,幼儿说道“我们每人造一艘船,在水池进行比赛吧!”可要造一艘真正可以航行的船可不容易。造船遭遇瓶颈,老师发现幼儿的经验无法支撑活动继续,这时候我们更愿意停下来,等一等。而这个等待的过程就是幼儿经验积累的过程。除了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获得经验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资源,那就是家长资源。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能对班级活动的开展深入了解,家长的协助能使幼儿对造船的参与度更高。于是趁着家长开放日,教师将家长们请进了班级,亲子通力合作,冰棒棍、洗衣液瓶、塑料瓶……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在幼儿手中变出了花样,幼儿也体会了成功的愉悦,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三、共享立体真实环境,呈现“开放式”的实践成果
一件件亲子船作在航行比赛后闲置了下来,于是教师鼓励幼儿布置船展,互评互赏。在布置船展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管理、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也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还人手一个红苹果选出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作品。看着幼儿兴奋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真是满满自豪感。幼儿本次的船展布置不仅仅是一件件作品的简单陈列,而是幼儿全程参与的一次真实经历。开放的船展布置活动形式使老师更深刻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能力——有的孩子善于物品的陈列、有的孩子乐意进行卫生打扫、还有的孩子喜欢做一位小小船只讲解员……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各种潜力会创造出令人震惊的奇迹。
以上是笔者从运河众多资源的一种——船,引发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收集、调查、观察、感受、体验、探究等方式,参与了解和“运河”息息相关的船的奥秘,幼儿在探索“船”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与经验。“运河上的船”已经“试航”成功,在对运河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同时,相信在不久,我们以“运河资源”为核心的班本课程也会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