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书香润心,师韵育苗
日期:2024-12-20 11:36:31  浏览量:9

读书沙龙|书香润心,师韵育苗

幼儿教育,是一场用爱与智慧浇灌的旅程,而阅读,则是获取智慧养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智者的倾心相授,它承载着前沿的教育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幼儿心灵世界的深刻洞察。2014年12月19日,八坼幼儿园的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教师们以书为友,以读为乐,分享那些在字里行间触动我们心灵的瞬间,交流彼此在教育实践中的感悟与困惑。

领读共赏

本次读书沙龙活动由周奕涵老师领读,阅读书本为《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互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实施手段,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大多是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的。现如今,我国学前教育的理念已经渐渐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儿童为中心”了,师幼互动也不再只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师幼互动已然转变为各种形式,渗透进了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感悟分享

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阅读书本后的心得与感悟。

顾老师: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注意到一个孩子在用颜料画画时显得有些沮丧。我走过去,蹲下身子,耐心地询问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告诉我,他想要的颜色总是调不出来。我于是引导他尝试不同的颜色组合,并鼓励他继续尝试。最终,他成功地调出了自己想要的颜色,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如书中提到,“没有什么比停下来倾听和积极回应儿童更重要。”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实际教学中,我意识到,只有真正倾听儿童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才能做出有效的回应。

何老师:在阅读《有效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第5章“与儿童同频”后,我深刻感受到了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儿童、与儿童同频对于提升互动质量的关键作用。这一章强调了教师在与儿童互动时,需要主动与儿童同频,而不是期望儿童与教师同频。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兴趣、需求、思维方式等,以便在正确的时间和方式下与儿童进行互动。因此,我深刻体会到了观察与倾听的重要性。教师需要细心观察儿童的行为和表情,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以便在互动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研讨碰撞

随后,领读人周老师结合角色区域——娃娃家中观察记录下的实际教学案例,组织教师们分组展开了研讨。老师们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从不同纬度入手,探讨当孩子们在游戏中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

吴老师:

我们觉得老师和孩子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书中一句话很有道理:早期教育者的一个关键的作用是促进儿童的思考并保持他们的一个学习动力。老师和孩子的互动如果很简单,那么有效互动就不会存在。之前听过清华大学的谢维和教授说的积极经验和消极经验的观点:老师可以给孩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从而更好的帮助孩子们去感知这个物品的一些用途和认知。我们老师要充满兴趣地回应,那么孩子才能有更有效的互动。因此,当孩子们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对儿童发送的信号和信息保持敏感。

陆老师:

在平日里,我们和孩子的互动形式离不开“提问”,而有效的提问可以很好地提高互动效率。教师最忌讳的就是带着答案问问题,总想着把幼儿的想法向自己标好的方向引导。有效提问的特点不仅仅在于问题的“开放性”,更重要的是把决定权交给幼儿。提出问题后要倾听幼儿的答案,尊重幼儿的选择。

除了提问,我们也应该注重陈述句的使用,陈述句大多数情况是在肯定幼儿的想法,或者平等地表达教师自己的想法,所以幼儿对此会做出更多的回应,以达成更好的互动交流。陈述句还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些有用的信息,拓展他们的思维,同时又不会干预他们的选择。